技术百科

技术百科  |  发布日期:2025-03-04  |  阅读:333

模具基本结构和注塑成型原理!

、注塑成型原理

注塑成型是一种将塑料材料通过加热熔化,然后注入模具型腔中,冷却固化后形成所需形状的加工工艺。其主要步骤如下:

1. 塑料颗粒的加热与熔化

将塑料颗粒送入注塑机的料筒中,通过加热元件(如加热圈)和螺杆的剪切作用,使塑料颗粒熔化成熔融状态。

2. 注射过程

注塑机的螺杆将熔融塑料向前推进,通过喷嘴注入模具的主流道,然后进入分流道和浇口,最终充满模具型腔。

3. 冷却与固化

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中冷却固化。模具通常配备冷却系统(如冷却水道),以加速塑料的冷却过程,缩短成型周期。

4. 脱模过程

塑料完全固化后,模具的动模和定模分离,顶出机构(如顶杆、顶板等)将成型零件推出模具。

5. 循环重复

成型零件取出后,模具闭合,进入下一个成型周期。

 

二、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

注塑模具的结构根据产品形状、精度要求和生产批量等因素有所不同,但通常包括以下主要部分:

1. 成型零件

型腔(Cavity):用于形成塑料制品的外表面。

型芯(Core):用于形成塑料制品的内表面或孔洞。

镶块(Insert):可拆卸的部件,用于局部成型或便于模具维修和更换。

2. 浇注系统

主流道(Sprue):连接注塑机喷嘴与分流道的通道,用于引导熔融塑料进入模具。

分流道(Runner):将主流道的塑料分配到各个浇口的通道。

浇口(Gate):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入口,控制塑料流入型腔的速度和位置。

冷料井(Cold Slug Well):用于容纳前端冷却凝固的塑料,防止冷料进入型腔影响成型质量。

3. 导向部件

导柱(Guide Pin):安装在动模和定模之间,确保模具开合时的精确对齐。

导套(Guide Sleeve):用于保护导柱,减少磨损。

4. 脱模机构

顶杆(Ejector Pin):用于将成型零件从模具中推出。

顶板(Ejector Plate):安装顶杆的板件,通过顶出系统推动顶杆。

复位杆(Reset Pin):用于在模具闭合时将顶出机构复位。

5. 温度调节系统

冷却系统:通过在模具内设置冷却水道,加速塑料的冷却固化,缩短成型周期。

加热系统:在某些情况下,需要对模具进行加热以改善成型效果,如热固性塑料的成型。

6. 排气系统

排气槽(Vent):设置在分型面或型腔内,用于排出型腔中的空气,防止气泡或气孔的产生。

7. 支撑与固定部件

模板(Plate):包括动模板和定模板,用于安装模具的各个部件。

垫块(Spacer):用于调整模具的厚度或支撑其他部件。

连接螺钉(Tie Bar):用于固定模具的各个部件,确保模具的强度和稳定性。

 

三、模具结构与注塑成型的关系

1.型腔和型芯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。复杂的产品形状可能需要多块镶块或滑块来实现。

2.浇注系统的设计决定了塑料流入型腔的速度和均匀性。合理的浇口位置可以减少熔接线和应力集中。

3.冷却系统对成型周期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。高效的冷却系统可以缩短冷却时间,提高生产效率。

4.脱模机构的设计需要确保成型零件能够顺利脱模,同时避免损坏产品表面。

5.排气系统的设计可以防止型腔内的空气无法排出,导致产品表面出现气泡或缺料。

 

四、常见模具类型

1.单分型面模具(两板模)

最简单的模具结构,只有一个分型面,适合生产形状简单、壁厚均匀的产品。

2.双分型面模具(三板模)

具有两个分型面,通常用于带有侧抽芯或复杂浇注系统的模具。

3.热流道模具

浇注系统采用加热方式,保持塑料在流道中处于熔融状态,减少材料浪费,适合大批量生产。

4.多腔模具

一个模具中包含多个型腔,用于生产多个相同的产品,提高生产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