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百科

技术百科  |  发布日期:2025-03-24  |  阅读:184

分析注塑模具设计七大系统!

1. 成型零件系统

型腔和型芯的设计:根据制品的形状、尺寸和精度要求,设计合理的型腔和型芯结构。对于形状复杂的制品,可能需要采用多块镶块拼合的方式。

加工精度:确保型腔和型芯的加工精度,表面粗糙度要低,以提高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。

材料选择: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,如P20、H13等,以满足强度、硬度和耐磨性要求。

 

2. 浇注系统

浇口位置: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,以确保熔体能均匀填充型腔,减少熔接痕和应力集中。对于对称性制品,可采用多点进胶。

浇口尺寸:根据制品的尺寸和塑料的流动性,确定浇口的大小和形状。浇口过小会导致进胶困难,过大则可能引起缩痕。

主流道和分流道设计:设计合理的主流道和分流道,以减少压力损失和材料浪费。

 

3. 温控系统

冷却通道布局:在模具内合理布置冷却通道,尽量接近型腔壁,以提高冷却效率。对于大型制品,可采用随形冷却通道。

冷却介质选择:根据模具的温度要求,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,如水、油等。

冷却时间控制:通过调节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,控制冷却时间,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制品质量。

 

4. 顶出系统

顶出方式选择:根据制品的形状和脱模力,选择合适的顶出方式,如顶针顶出、推板顶出等。

顶出部件布置:合理布置顶针或推板的位置,确保脱模动作均匀、平稳,不损伤制品。

顶出力计算:根据制品的尺寸和材料,计算所需的顶出力,确保顶出机构能够顺利工作。

 

5. 排气系统

排气位置:在分型面、镶件和顶针等部位设置排气槽或排气孔,确保型腔内的空气能顺利排出。

排气量:根据制品的尺寸和注塑速度,确定排气量,避免排气不足或过量。

排气结构设计:设计合理的排气结构,如在分型面设置斜度或在镶件上开设微小排气孔。

 

6. 导向定位系统

导柱和导套设计:选择合适的导柱和导套规格,确保模具的动模和定模能够准确闭合和顺利开模。

导向精度:保证导柱和导套的加工精度和配合间隙,以提高模具的导向性能。

定位结构:在模具上设置定位销或定位块,确保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。

 

7. 机构系统

抽芯机构设计:对于带有倒扣或侧孔的制品,设计合理的抽芯机构,如外滑块、内滑块、斜顶等。

动作协调:确保抽芯机构与模具的开合动作协调一致,避免干涉和碰撞。

复位装置:设计可靠的复位装置,确保抽芯机构在模具闭合时能准确复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