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百科

技术百科  |  发布日期:2025-04-02  |  阅读:38

温度对注塑模具的影响有哪些?

1.对注塑件质量的影响

外观方面:模具温度较高时,能改善树脂的流动性,使制件表面平滑、有光泽,特别是提高玻纤增强型树脂制件的表面美感,同时还能改善融合线的强度和外表。对于蚀纹面,模具温度较低时,熔体较难充填到纹理的根部,制品表面会显得发亮,无法真实转印模具表面的纹理,提高模具温度和料温后可使制品表面得到理想的蚀纹效果。

内应力方面:模具温度影响成型内应力的形成。模具温度过低,会使熔融树脂急速冷却,导致成型品产生较高的残余内应力,当残余内应力高于树脂的弹性极限或在一定化学环境侵蚀下,塑件表面就会产生裂纹。

翘曲方面:如果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模具温度控制不当,塑件冷却不足,会引起塑件翘曲变形。对于形体结构完全对称的塑件,模温应保持一致,使塑件各部位冷却均衡。

收缩率方面:低的模温使分子“冻结取向”加快,模腔内熔体的冻结层厚度增加,同时阻碍结晶生长,降低制品的成型收缩率。相反,模具温度高,熔体冷却缓慢,松弛时间长,取向水平低,同时有利于结晶,产品的实际收缩率较大。

热变形温度方面:对于结晶性塑料,如果产品在较低的模温下成型,分子的取向和结晶被瞬间冻结,当处于较高温的使用环境或二次加工条件下,分子链会进行部分地重新排列和结晶,使产品在远低于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下变形。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接近其结晶温度的模温生产,使产品在注塑成型阶段就得到充分的结晶,避免这种后结晶和后收缩。

 

2.对模具本身的影响

模具寿命:模具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模具的热疲劳和磨损,从而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。同时,高温下塑料的粘度降低,更容易粘附在模具型腔表面,增加了清理模具的难度和工作量。而模具温度过低则可能使塑料与模具表面产生冷凝水,导致制品表面出现水迹、光泽差等外观问题。

模具维护:模具温度的波动会影响模具的维护工作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模具出现一些异常情况,如热膨胀或冷缩引起的模具变形、密封不良等,增加模具的维护难度和成本。

 

3.对注塑工艺的影响

塑料流动与成型:模具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塑料的流动行为。高温模具中,塑料粘度降低,流动性增强,容易充填模具型腔,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塑料过快熔融流动,使制件产生过大的内应力或流动痕迹,甚至热降解。低温模具中,塑料流动性差,可能导致充填不足或制件表面粗糙。

制件冷却与收缩:模具温度决定了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冷却速率和收缩率。冷却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制件内部产生较大的内应力,出现翘曲、开裂等问题;冷却速度过慢则可能导致制件变形或产生过大的内应力。